中心管理
最新通知
焦点新闻
与书对话 助推成长 双流教科院-k8凯发俱乐部
读《主题活动与幼儿成长》有感
“园本课程”一直存在于幼儿园课程之中,那么主题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,主题活动承载着幼儿的成长,教师的发展,课程的建构。基于此,我认真品读了王小英、蔡珂馨老师的《主题活动与幼儿成长》。下面我想从“看到的、想到的”来谈一谈我与书对话的感受与启示。
一、看到的——书里的内容很扎实
1、大构建,小聚焦
通览全书,我觉得本书有两大建构,四小聚焦。一大建构,是理念上的顶层建构,以“教师工作十幼儿成长”主题,引导教师从“关注幼儿”出发,围绕“自身工作实践”学习专业理论,开展行动研修,达到“支持幼儿成长”的目标;另一大建构,是内容层面的系统建构,从“主题活动的特征和价值、主题活动的设计、主题活动的开展、主题活动的观察与评价”四个单元对主题活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,且每个单元之间的内容层层递进,能够给到教师理论上的支持。本书在两大建构下,又小切入,突出四个聚焦,首先,聚焦问题引发教师自我描述回顾,如:“在班级观察幼儿的过程中,经常发现幼儿会有许多兴趣点,那么在众多的兴趣点中,该选哪个做主题?”聚焦问题帮助教师思考主题活动中的观察,如:“哪些内容需要教师讲解指导?哪些内容可以通过同伴间的交流学会?预设的活动内容有没有低于幼儿已有经验水平的?”聚焦问题助力教师梳理主题开展中的困惑,如:“当幼儿在主题探索活动仅仅停留在表面时,教师应该怎么做?在教师预设的主题活动中,幼儿的行为和兴趣偏离预设目标时,教师应该怎么办?”;其次,聚焦案例,针对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特点突出的案例学习,如:“主题活动的特征和价值”单元有 “小熊请客、主题活动中的问题生成、小乌龟、钟表、橘子” 五个案例,“主题活动设计”单元里有“我要上学了、多彩的服装、我爱我家”三个案例,“主题活动的观察与评价”单元有针对主题活动目标评价、内容评价、组织策略评价和实效性评价的具体案例《植物的秘密》,每个案例真实、生动,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,且案例评析的视角、语言、思路相当精彩,能给我们的实践提供参考学习,能让我们的理论学习真正落地;第三,聚焦表格,书里呈现了很多的表格,如:主题活动中单个幼儿观察记录、主题活动中幼儿活动情况观察记录表,主题活动幼儿已有经验观察记录、主题活动中幼儿探究能力观察记录,主题活动调整计划、月工作计划表、主题活动前期调查表,每一个表格落脚点小,针对性强,能切实解决主题活动中的问题,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;第四,聚焦经验,主要体现在园本研修的实操上,我们可以看到同行主题研修的模式、思路、参考选题,对主题单元具体内容的思考,学习中再与自己的思维进行碰撞,形成有益的经验积累,更好地尝试探索,推进我们的主题园本研修活动的开展。
2、旧内容,新模式
最先接触这本书的时候,第一个词“旧”进入脑海的记忆,旧是因为时间久,这是2008年的书,现在是2018年,10年,10年的变化是巨大的,就像在《厉害了,我的国》这部纪录片中展现的中国突飞猛进的5年,我第一反应这本书是不是过时了,所以先啃这本书的时候,内心不是很迫切的,但在啃的过程中,我发现这不是平常的阅读,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,于是整个过程下来,我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看法,这本书内容虽然还是关于主题活动,但突破了传统教材以系统教育理论为主体内容、以单向叙述性文字为呈现方式的编写模式,通过开放性的内容体系、过程化的结构编排、对话式的行文风格,为教师创设了一个可阅读、可表达、可研讨、可行动的研究性学习情境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一,内容上突出开放性:我们经常说给孩子留白,但其实我们老师也需要留白,为此,本书创设了“自我描述”、“行动研修”栏目,力求将教师的实践经验、行动过程、研修结果纳入书本之中,引导教师在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学习,建构经验。二,结构上突出过程性:本书以“教材结构与教师学习过程同步”的编辑思路,按照教师学习的一般过程在每个单元中设置了“自我描述、专业引领、案例学习、行动研修”四个栏目,每个栏目都有学习功能和任务要求。如:特色栏目“行动研修”,就是将前期学习的结果直接付诸行动,尝试改进工作方式,并与同行相互交流学习研修的过程和体会,总结提升自己的理念。所以,与书对话以后,进入我脑海中的词变成了“新”,这种新模式将我所认为的旧内容增添了清新亮丽的一笔。
二、想到的——书外的世界很精彩
看到的书里的内容很扎实,跳出书本看什么?我陷入了思考:幼儿园为什么要开展主题活动?我园为什么将主题活动作为的课题进行研究?主题活动的开展能提升孩子们哪些经验?又能促进孩子哪些发面的发展?
在思考的过程中,我想到了到台湾学习的瑞吉欧方案教学,印证了现在流行的一句话: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”,是的,当时的主题课程《好彩头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孩子们探访农场,引发了抜萝卜,由此引出萝卜是果实吗?从书籍中找答案,学习单分享统整,然后观察、静物写生白萝卜,幼儿作品欣赏、解说自己的白萝卜,在解说的过程中,探究出来了“白萝卜可以用来做什么?”,幼儿讨论,可以制作萝卜干,那么制作萝卜干的步骤是什么呢?通知单、材料、工具,幼儿一起收集、分工、制作,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白萝卜晒太阳前后的变化是不一样的,是什么原因呢?观察自己的萝卜干,观察黄阿姨的萝卜干,比较,请教达人,学习单回顾辨别萝卜干,不同时期萝卜干的不同。活动后反思,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知道天气?做好的萝卜干可以用来做什么?萝卜干炒蛋,那萝卜干炒蛋需要什么材料,工作分配、制作、品尝,讨论“口感如何?像什么?”学习单分享,最后做成礼物送人,感恩的季节,感恩有您!《好彩头》之所以现在都印象深刻,是因为我觉得这才是孩子的主题活动,这才是孩子的课程,孩子在这样的主题推进中,百种语言得到表达,知识经验能不增长吗?能力会不得到发展吗?这是对我思考问题的解答,我当时属于小女生的崇拜,我觉得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,但回到书里看我们的主题,会发现内容一点也不落伍,观念一点也不过时,其实我们也在提、也在做以儿童为主体的师幼共建主题,如:主题案例《蚂蚁》,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,我看到教师如何组织、开展、驾驭生成活动,如何引领幼儿一步步深入探究主题的核心价值,又如何在对幼儿观察、与幼儿互动的基础上敏锐的捕捉新的生成点,生成新的有价值的主题活动。这个过程我还看到,在一系列主题探索活动中幼儿是怎样自发地生成新的主题活动,又怎样在教师的引领、启发、支持下尝试自己解决问题。主题的推进过程,拓展了幼儿的思路,开阔了幼儿的视野,帮助幼儿积累了有益的学习经验,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,动手实践能力有所提高,自主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,教师也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教育目标,使主题活动的价值得以最大体现。当我们的主题活动遇上瑞吉欧方案教学的时候,碰撞是完美的交融。其中《向瑞吉欧学什么》一书中瑞吉欧教育范式在中国深圳幼儿园的试点案例《乐器》做了很好的阐释。其实,大自然、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,其中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。我们教师要不断引领幼儿挖掘、探究有价值的教育元素,提升幼儿的经验,促进幼儿的发展。
阅读的过程是与书本深入对话的过程,阅读的过程是自我经验重构的过程。走在教育的路上,我们仰望星空,也脚踏实地。行在主题推进的路上,我们走进儿童,更支持儿童。